鑄鐵網

雲南花腰傣、摩梭人傳統手工紡織考察記

 

2011年1月11日,第一次走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北京的總部,灰色的兩層樓房在亮馬河邊,不甚起眼。應邀會面的地點在老鄧會議室,我還自以為是紀念某位偉人,沒想到只是表彰為UNDP在華服務了三十多年的茶水師傅。一種溫暖和敬意從此油然而生。

在那個會議上,專業且親切的項目官員們為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在古老的花腰傣族歌聲中,只聽見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聲,年輕的花腰傣女孩們管理著村子裡的刺繡協會,幫助當地婦女、年老者和殘疾人獲得繼續工作的機會,增加收入,同時希望能把本民族的手工藝繼承並傳播出去。這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攜手國家民委和商務部於2006年至2011年在雲南、青海、新疆、內蒙開展的中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綜合扶貧示範項目。目標人群是人口較少民族的貧困群體,重點吸收婦女和弱勢群體的參與,探索少數民族地區獨特的自然、文化支援的參與式扶貧項目。

 

2月21日,伽藍集團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正式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確立為期四年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共同致力於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項目。項目主要在於協助中國政府,通過創新的民族文化產品開發向少數民族社區提供可替代生計和就業機會;傳承民族文化技能和傳統,促進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提高中華民族文化多元化公眾認知度,促進民族文化認同感及增加民族團結。

5月30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家民委、商務部及伽藍集團的一群娘子軍開始了為期一週的雲南項目考察之旅,主題是花腰傣族和摩梭人的文化傳承和手工紡織。

第一站:編制愛情的花腰傣族---雲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嘎灑鎮平寨村

 

 

平寨村入口處的大樹,在傣族村落被稱為“神樹”,每年都有多次祭祀活動在這裡。

 

花腰傣是遺留在哀牢山腹地的古滇國皇族後裔,古傣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傳承者。神秘的花腰傣是我國傣族的一個分支,以服飾斑斕、色彩絢麗、銀飾琳琅滿目,用綵帶層層束腰而得名。花腰傣現有7.2萬人,有傣雅、傣灑、傣卡、傣仲之分,80%居住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內,其餘散居於元江等縣。這是一個古老而勤勞的民族,由於地處偏僻,封閉的環境使花腰傣完整地保存著古傣先民古樸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術、染齒、文身、服飾和趕花街等習俗。

 

花腰傣刺繡協會作品展示廳,特色工藝品主要有花布、圍巾、手帕、挎包、秧籮、筒裙、花腰帶等。

2007年11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家民委、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在“少數民族地區綜合扶貧項目”中資助了花腰傣文化旅遊產品開發項目,幫助平寨村的村民組織刺繡及手工藝協會,進行花腰傣文化旅遊產品商品化的嘗試,解決當地女性的生計問題

 

正在車間工作的花腰傣族婦女,所有繡片都是手工,機器只是用來鎖邊。

看,她的牙齒是黑色的。花腰傣的染齒是流傳至今最有區域性、標誌性的習俗,它凝聚著人與自然相依相生的印記。每年開春,花腰傣婦女先在田埂上採摘白花草(味酸澀)咀嚼二三天,然後再採摘山上的雞屎藤果(味酸臭)敷在牙齒上,時間也是二三天。這頭道工序的作用是讓牙床麻木;第二道工序是用嫩石榴果煮爛,剝去外皮,配上山上採的巖硝,裝在容器裡熬製成膏藥,每天晚上睡時,先把膏藥放在火上加熱,徐在兩指寬的芭蕉葉上,然後包住牙齒。十四五歲的少女每次開始染齒時,每年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包牙的時間就相應縮短,四五十歲後,每年包二三天就可以了。染過的牙齒,一般不會生齲齒,七八十歲很少脫牙。

染齒,既可防牙病,又可使牙齒堅固,防蟲、防腐、不易脫落,由於其對保護牙齒有益無害,因此,染齒習俗保存至今。

花腰傣族刺繡協會年輕的管理者刀元月,她只有22歲,是村子裡的第一個高中畢業生。和協會里年輕的花腰傣人一樣,繼承民族手工藝並將民族文化傳播出去是她們的夢想。

 

花腰傣的女孩子們一般從七歲就開始學習手工刺繡,她們通過傳承古老的技藝和服飾來了解民族的歷史。

 

村子裡的大樹下,探討著山坳坳裡古老的民族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第二站:神秘而有夢想的摩梭人---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鄉溫泉村。

從昆明飛麗江,再從麗江驅車七小時,翻過玉龍雪山,跨過金沙江,目的地是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家。

 

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一路翻山越嶺途徑彝族、藏族、傈僳族、普米族、納西族的聚集地。

 

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處最高海拔3300米,溫度10度左右,而平壩裡的海拔是2700米,溫度高達37度。

進入瀘沽湖風景區,此行最感動的一幕發生了。所有路邊的小孩只要聽到汽車的聲音,都會停下來,畢恭畢敬地敬個禮。問其原因,因為這些可愛的孩子經常收到來自山外的書本、文具和禮物,被告知外面的人很好,很有愛心,故此一直懷著感激之情。於是只要看到進山的車輛,都會用簡單的敬禮來表示最虔誠的感謝。 

 

遇山遇水遇瀘沽仙境,忘情忘景忘世間煩惱

越野車一路顛簸,突然在山腰停下來,黃昏雨後,我們看到了雲捲雲舒下的瀘沽仙境。傳說,摩梭人居住的瀘沽湖是格姆女神悲傷的眼淚匯聚而成的。 

 

夜幕降臨的瀘沽湖,一隻豬槽船靜靜地飄在微瀾的水面上。

 

清晨六點的瀘沽湖畔,對面是格姆女神山,一束強烈的陽光試圖穿破厚厚的雲層,山裡人家正炊煙裊裊。

 

瀘沽湖的山、水、雲、天。

 

古詩有云:“瀘沽秋水闊,隱隱浸芙蓉。並峙波問鼎,連排海上峰。倒涵天一碧,橫鎖樹千重。應識仙源近,乘槎訪赤松。”

 

看,多安寧的畫面,時間在這裡凝固 

 

典型的摩梭人家民居,房屋全用木材壘蓋而成,俗稱“木楞房”。

 

掛在門口用於辟邪護佑的羊頭。

 

瀘沽湖,以獨特的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習俗和母系大家庭文化聞名於世。祖母在摩梭人的母系社會裡指外祖母(外婆),祖母是大當家,是家族中享有最高權力地位的人,負責全家人的生活。

 

摩梭人祖母房的神臺。

 

祖母房是瀘沽湖摩梭人家最重要的構成部分,融匯了整個摩梭文化的精華,是每個摩梭人生老病死以及人生在世最重要禮儀(成年禮)的所在地,也是所有重要家庭活動的場所。祖母房是摩梭家庭飲食、待客、議事、祭祀的核心,同時也是祖母的臥室。

神臺前方是火塘。火塘的最左面是祖母床,即老祖母的睡床。祖母床和火塘之間是家中女性的座位,火塘另一邊是男性的座位,老祖母和老舅舅的座位緊挨著火塘的兩邊,是最為尊貴的位置。

偶遇一位靦腆而可愛的摩梭老祖母。

 

摩梭母系大家庭文化最核心的價值是家族和諧,尊老愛幼更是其中的關鍵,每一位摩梭老人都會享有家人的尊重與子孫的孝道。對老人不敬,可算是摩梭人最不能接受的惡行。

摩梭人的尊崇待客之道:一邊吃著豬膘肉、摩梭吊針(臘排)和臘香腸,一邊喝著傳統的蘇里瑪酒,開心時便唱起悠揚的摩梭情歌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摩梭人的“阿夏”走婚習俗


摩梭人的婚俗是阿夏異居婚,“阿夏”是摩梭語,意為親密的情侶。所謂阿夏異居婚,就是男不娶妻、女不嫁人,男女雙方各居母家,男子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自己的母親家裡參加生產生活,這叫“走婚”。阿夏走婚所生子女,屬於女方家庭成員,姓氏隨母,由女方家庭共同承擔撫養義務,生父與子女不在同一個家庭生活,男方沒有法定的撫養子女的義務,但生父可去看望和關心子女的生活及教育。

 

男女雙方一生可以結交多個阿夏,但不可同時結交兩個,只有跟一個終止了阿夏關係後,才能結交另一個。阿夏雙方結合自願,離異自由,一旦感情破裂,一方不再登門,或一方不再開門,甚至託人捎個口信,便可自己解除阿夏關係,另找自己的意中人,雙方沒有相互的怨恨和嫉妒,他人也無非議。因為男女雙方建立阿夏關係,完全以愛情作基礎,不受家財、地位的影響,不帶政治宗教的背景,所以從未產生過情殺、自殺,更不會牽涉到家庭和社會的紛爭。

摩梭民俗博物館的年輕講解員,為我們演繹如何走婚。

 

摩梭的母系大家庭,以母親為核心,女孩14歲成人禮之後,家裡就給她在祖母房旁邊蓋一間花房。男孩到了成年之後,就可以走出家門找女孩子走婚。白天,他們在各自的母親家中吃飯勞動,到了晚上,女孩在自己的花房中等待意中人,男孩前往女孩窗下,唱著情歌表示愛意。

 

對上情歌或者暗號後,女孩會打開窗戶,男孩爬進去。

 

接著,女孩會把窗戶關上,男孩會放個帽子在窗外,表示此處名花有主。

 

探訪摩梭傳統手工紡織協會

一路上慢慢了解摩梭的傳統文化後,一群娘子軍走進了溫泉村這個最後的女兒國,唯一全村都是摩梭人的村落。 此行目的是考察摩梭傳統手工紡織。

 

兩位摩梭女能人。左邊的是瀘沽湖最好的織女達沙瑪,勤勞且內斂。右邊是我們的女主人公,阿七獨支瑪(阿七)是摩梭人傳統手工紡織繼承人,2005年,被授予“麗江市手工藝傳承人”稱號;2006年被授予“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2008年獲得國家級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在文化局、民委、婦聯,瀘沽湖摩梭文化研究會的幫助下,阿七媽媽成立了麗江市寧蒗縣摩梭傳統手工紡織廠。在現代工業革命衝擊的今天,她帶領著摩梭婦女勤勞致富的同時,保護和傳承著摩梭人最後一項手工技能。

阿七媽媽告訴我們,一位技術嫻熟的織女,每人一天最多可以織三條圍巾。一條純手工的圍巾,可利潤只有1-3元。但是讓她更開心的是,因為有了手工紡織,摩梭婦女有事情可以做了,有錢可以賺了。

 

摩梭婦女從小向大人學習織麻、紡麻、捻毛線,織毛毯,織腰帶,這是摩梭婦女必須學會的精巧手藝。摩挲婦女,半天能織一條腰帶。手工織成的麻布合毛布,成條幅狀,厚密而堅固。尤其是用多種顏色毛線織成的花腰帶,有的織上精美的圖案,豔麗多彩,成為結交“阿夏”時貴重的定情物,或饋贈朋友的禮物。

善良的摩梭人說,“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線,最虔誠的態度,才能織出衣物的溫度。”

 

可是,儘管這樣用心的手工,卻面臨著機器化大生產強大的壓力和競爭。 

 

於是,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家民委和商務部的項目官員們繼續和當地政府及阿七媽媽領導的協會座談,探討產品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希望在未來真正幫助當地摩梭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改善她們的生活及收入水平,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普米族更好的未來

終於要說再見,瀘沽湖!

途經寧蒗縣民族小學,姚明的基金會為當地所建的愛心學校。

這裡是特招的普米族雙語班,這些孩子來自大山深處的普米族,他們被挑選出來傳承本民族的韓規文化和語言。

普米族少年燦爛的微笑。

 

普米族老師自制的教學課本扉頁上,赫然寫著:“傳承祖先的聲音,語言的消亡不會在我們時代發生。一個民族的消亡,最早是從語言開始的!”

其實,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的文化,路漫漫其修遠兮,何嘗只是語言...